革命教育家郇華民的故事
作者:東海史志網 發布時間:2021-06-28 10:15:53
2019年2月18日,《光明日報》 用一個整版刊登了紀念郇華民的文章。在這之前的1995年,《杏壇五十秋懷念郇華民同志》回憶錄文集出版。2007年,《春風化雨——郇華民傳》出版。郇華民是誰?他有哪些感人的革命故事?今天由我來為大家講述。
時間定格到1948年11月7日。
這一天,中國人民解放軍控制了新海連(連云港市前稱)全境。時任中共中央華東局秘書長、濱海地委書記兼濱海軍分區政治委員的谷牧奉命接管新海連。
百廢待興,千頭萬緒。究竟該從何抓起?這一天,谷牧特意要濱海地區專員為他急召一個人。
這個人便是郇華民。
時年41歲,出生于連云港市東?h、擔任濱海中學校長的郇華民星夜兼程,抵達魯中南軍區機關。經過一番徹夜長談,谷牧給他下達的任務是接管江蘇省立東海師范(現為連云港師范高等?茖W校,以下簡稱“海師”)并盡快復課。這也是谷牧接管新海連后下達的第一個任命。
那么,是什么讓谷牧如此看重郇華民?
時光回溯到20年前,1928年夏,剛從東海中學(海師的前身)初中畢業的郇立三(郇華民原名)做出了一個讓人詫異的決定:變賣家中的50畝田地,在家鄉東?h郇圩村重建郇圩小學。1928年秋,在郇圩小學的一間教室里,郇立三面對鮮艷的黨旗莊嚴宣誓。1930年5月29日,在上海學習的郇立三接到組織指示,參加了上海紀念“五卅慘案”集會游行。因為個子高,喊口號又特別起勁,他很快就被警察注意到,沒等撤離就被當局抓獲。郇立三后來一直使用的名字“華民”就是在這次被捕審訊時臨時報出的。“華民”,即中國人,他時刻提醒自己,牢記那段苦難的歷史,牢記自己是中華民族的一分子。由于組織積極營救,加上證據不足,郇華民兩個月后被釋放。在上級組織代表的動員之下,郇華民決定回鄉繼續開展工作,進行革命斗爭。這段時期,郇華民苦心創建了沭宿海中學、沭海中學、濱海中學、濱南中學等學校。
時間再次回到1948年年底。此時的郇華民已受命擔任海師校長一職,從在海州城的孔廟返回大倉巷北首校址分班上課時,全校已發展到9個班,學生320人,教職員30人。令人難以置信的是,20多天前,這所學校僅有教師1人,學生10多名。
1948年,國民黨從海州地區撤退時,原海師遭到了毀滅性破壞,所有圖書、儀器蕩然無存,甚至連教室、辦公室的門窗都被卸走了。更令人痛心的是,海師大批師生或被國民黨軍裹挾而走,或失散無蹤。
郇華民面對的,幾乎是一片斷壁殘垣。
當瑯瑯書聲終于在海州這座殘破而亟待新生的古城上空響起時,很少有人知道,在這背后,郇華民付出了多少努力。
那段時間,為了延請名師,郇華民的腳步踏遍了海州的周邊地區。為了動員學生入學,他常常往返于東?h與連云區之間,動輒步行上百公里,不知磨破了多少雙布鞋。
為了盡快完成校舍建設,郇華民提出勞動建校。由于缺乏運輸工具,郇華民常常帶領學生揮汗如雨,用簡易撬杠將一根根木料從10多里外的火車站“撬”回學校。每隔一段時間,學?倓仗幎紩M織學生到車站搬運糧草,“開始學生們很不習慣,拿著扁擔走在大街上都不敢抬頭,但一看身形瘦削的郇校長扛著扁擔走在隊伍最前頭,一切顧慮也就打消了。” 郇華民相信,十年樹木,百年樹人,教育是從潛移默化做起,后來的歷史也證明,兩萬余名海師校友遍布海內外,不僅為蘇北魯南地區的教育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,更為國家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。
1965年,郇華民創辦的“連云港水產?茖W校”搬遷至江南地區,他本可調往省城工作,但他說,此生離不開三尺講壇,更離不開家鄉這片熱土。為此,他寧愿降級再赴海師擔任副職。有人說他“官越做越小”,而在他看來,那份教育工作他已無法舍棄。
郇華民的一生不曾為親人托請求人,哪怕是給自己的子女,但卻因為欣賞一位素昧平生的印刷廠年輕工人而破例舉薦。這位工人便是后來成為中國畫學科奠基人的一代大家董欣賓。董欣賓從印刷廠調到海洲醫院當醫師,后又調到市輕工局美術研究所搞美術設計,直到1979年夏天考上南京藝術學院劉海粟的山水畫研究生,郇華民都給了他鼓勵和幫助。
公私分明,絕不亂花公家一分錢,是郇華民一身秉持的信念。1982年離休后,有一次家鄉的郇圩小學邀請他回鄉給孩子們講革命故事,他堅決不同意教育部門的派車,而是選擇和老伴坐火車前往,再讓大兒子借自行車到車站接送。在回鄉講課之余,看到郇圩小學圖書室缺乏圖書,他還特地讓老伴到書店買了二百多本書籍寄回去。
1991年5月31日,滿懷赤子之心的郇華民因病逝世。
在蘇北魯南地區當代教育史上,他的名字不可磨滅。從鄉村教育到國難教育,從戰時教育再到新時代的高等教育,他輾轉創辦10所學校,成為連云港地區近現代教育的重要奠基人和開拓者。他就是郇華民(1907-1991),以實干的奮斗精神、知行合一的道德品行,將革命教育的火種燃遍蘇北魯南;以異于常人的堅守和操勞,沉淀出豐厚的精神沃土,為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培養了大批人才,成為一個大寫的教育者。
版權所有:中共東?h委黨史工作辦公室 東?h地方志辦公室
地址:東?h牛山街道晶都大道1號縣行政中心A-916 電話:0518-87281909
郵箱:dhxszw@126.com 備案號:蘇ICP備13011393號
地址:東?h牛山街道晶都大道1號縣行政中心A-916 電話:0518-87281909
郵箱:dhxszw@126.com 備案號:蘇ICP備13011393號